25-10-21 14:58更新
相关文章:图片容灾备份:为预防图床跑路,我给博客做了一个图片表
在之前的博客中,我提到了我对图床的要求。找了不少免费图床,最后只有一家图床满足我的要求。
复述一下我对图床的要求:我希望图床能够保留文件的文件名,而不是随机给我另外生成一个。(这样能够方便我实现备用图床的机制,详见我之前的博客图床的选择
今天逛博客的时候又看到了别人用大名鼎鼎的cloudflare R2来做图床的,不知道为什么记忆错乱,老是以为自己试过这个cloudflare了,其实并没有,于是今天尝试了一下,没想到这么简单,而且它也满足我对图床的要求(就是图片的链接有点丑)。
简单来说就两个:
这不就是天生当图床的种吗。
cloudflare R2的好处在于它有一定的免费额度。
| 存储空间 | A 类操作(上传/删除) | B 类操作(访问文件链接) |
|---|---|---|
| 10 GB/月 | 100 万次请求/月 | 1000 万次请求/月 |
这里的存储空间的收费方式可能有些迷惑,举个例子方便理解:
比如说存12GB的图片,存了半个月就删除了,那么实际上额度的消耗是12GB * 0.5个月 = 6GB,所以依然是不用付费的。
但如果12GB图片存了一整个月,那额度的消耗是12GB * 1个月 = 12GB,此时就只能含泪交钱了。
对于其它的两种操作,对于个人博客来说应该也是绰绰有余了。
首先是注册cloudflare账号,这就不多说了。
然后找到左侧的R2 Object Storage,点击之后会让你先填付款方式(以便超过免费使用额度了它可以自动恰米[乐]),可以是银行卡,不过右上角也提供了PayPal的选项,这个就根据大家的具体情况去填了。下面还需要填写一些个人的信息,尚且不清楚不填真实信息有没有什么影响,不过反正我没填真实的也成功了。
成功添加付款方式之后,会进入overview页面,此时就可以创建自己的图床了。在右边有个蓝色的Create bucket按钮,点击创建。
起个自己想要的名字,然后其它选项都保持默认就行了。
创建成功后进入自己的bucket,然后就可以上传自己的文件了。可以直接拖拽自己的图片到页面里,也可在中间点击select from computer。(可以同时上传多个文件)
成功之后应该可以看到自己上传的文件出现在列表中。
这时候还需要最后一步才能让自己的博客能够引用文件的链接,那就是打开公共访问权限。
具体来说,点击Settings,拖动到下面会看到Public access,在第二项的R2.dev subdomain右边的红色按钮Allow Access处点击,然后输入提示词即可。
此时再回到自己的bucket文件列表,点击文件名,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文件的链接了。
当然如果你有自己的域名就可以在开启公共访问权限那一步,点击
Connect Domain,这样就能够自定义自己的图片链接。
这个文件链接的前缀是固定的,只要属于同一个bucket,那么只有文件名是不同的,而且cloudflare不会修改上传的文件名,你电脑里是叫啥名,上传之后就是啥名(这点深得我心)。
最基础的用法基本就是这样了,网上很多其它教程涉及到什么picgo之类的,好像就是为了实现上传之后自动压缩、调整图片尺寸什么的(类似专门做图床的网站的效果),我没有这种需求,所以就不搞那么麻烦了。
最后列一下我看到的其它实现cloudflare R2搭建图床的教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