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鸽子窝
软件工程在读。热衷于DIY。
code_pigeon@163.com
我原本很不喜欢做笔记。后来发现很多时候学过的某个知识总会在未来的某些时候用到,如果不做笔记,用到这些知识时就会以为自己没学过,然后上网搜索资料,越搜越觉得熟悉,然后恍然大悟自己学过,但是其实又忘得差不多了,还是得浪费时间重新学习一遍。所以后来开始做笔记。
但是一开始是纸质的笔记,做起来效率非常低,而且查阅不便,复制粘贴更是想都别想。所以又开始使用电子笔记。
一开始做电子笔记试过
最后发现了markdown这种轻量级的标记语言,文件格式只是简单的文本格式,只需要一个文本编辑器就可以记录,非常满足我的喜好。所以又开始将markdown作为做笔记的主要方式。
后来虽然写笔记爽了,但笔记越写越多,查阅越来越困难,而且文件都是本地的,有时不在自己的设备上工作,笔记也全没法看了。
但好像很多markdown笔记软件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,我为啥不用呢?
我很不喜欢受制于别人写的软件的限制,例如它们的外观让我不满意,但我却不能随心所欲地修改;又或者是这些软件哪天突然宣布收费,这时候我还需要对于这种变故作出自己的选择……
如果我没有计算机知识,那么我大概也会选择使用专业人员开发的软件。但我确实有,所以为什么不自己写一个完全让自己称心如意的工具呢?
所以我选择了搭建博客,博客页面的功能、外观全部可以由自己决定。
因为博客毕竟还是面向网络的,我无法假定这个博客永远没有访客,这也许可以督促我把博文写得更细致一些吧(有些文字是真的写完回头再看自己也看不懂)。所以现在的博客也好像不仅仅是记笔记而已了,出现了很多分享性的博文。
但是今天(24/8/13)又发现突然能显示了……也许是个不稳定因素。
现在(24/12/09)看来好像更多的是和“防盗链”机制有关系。
if
、for
语句的功能。1.0.6
1.0.5
1.0.4
1.0.3
1.0.2
id
属性的生成从前端js代码转移至后端——在cmark-gfm上进行细微修改,渲染为html时会自动增加id
属性;html
文件夹下放置子文件夹的思路,现在的.html
文件全部直接放置于html
文件夹下(除了index.html
);index.html
和其它.html
的模板分离,构建也分开处理;1.0.1